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學箸記

筆者:王景新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王景新先生,榮民子弟,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,曾榮獲民國九十八年國軍文藝金像獎散文類銀像獎,現為報社記者。 母親來自炎熱南洋千島國,身上流著中華民族的熱血。不過,畢竟是從小接受印尼教育,以往用餐都拿湯匙、刀叉,甚至是最傳統方式——直接用右手五指取食。 《禮記·曲禮》上載明「飯黍母以箸」和「羹之有菜者用棶」,說明了筷子對於「民以食為天」的中華民族,有多麼的不可或缺。母親認為,中華老祖先的智慧很不簡單,一雙筷子就彷彿雙手的延伸,以「夾」、「切」、「搗」、「搓」、「串」等技巧,給味蕾品嚐辣酸苦甜。 母親最初移民來臺灣寶島時,根本不會使用筷子。母親說,二十五年前與外公、外婆移民來臺,在台北友人的安排下,暫居五股。一開始用餐時,在飯桌上頻頻出狀況,因為抓不到拿筷子的訣竅,尤其是鳥蛋等圓球狀食物,總無法夾起,往往一個滑溜摔落地,造成一陣尷尬。 母親很認真地學,她認為既然要來臺灣定居,當然要入境隨俗,筷子便是首先必須克服的難題。於是,努力在用餐時「實戰操演」,技法漸有顯著進步,多年以後,母親不僅能道出用筷之方法,甚至能像專家般的說出用筷竅門,如「上擺筷子用大拇指、食指和中指控制」,「下擺筷子要固定,只動上面的筷子,然後夾住食物,這點很關鍵」,「兩根筷子頭部合起來,筷子尖對準食物,很容易就能夾起⋯⋯」。 我幼時學用筷子,通常由母親在旁指導;但對於童稚時期的我來說,學會用筷子尚不十分困難,用筷禮節才是最大的挑戰。譬如:我食量不大,偶爾會把沒吃完的菜餚夾回盤碟,母親就教我「夾起食物之後,不應該放回盤碟」;又如「不能用筷子對著人,或用餐時拿筷子指手畫腳」、「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盤」⋯⋯等,但幼時怎可能辦到?覺得筷子太好玩了,木筷或竹筷只消輕輕敲陶瓷餐具,能發出曼妙音響,儼然餐桌玩具樂器。 懂得表現比較乖巧的餐桌禮儀,大約是在上學以後,父親以唐朝詩人李紳《憫農詩》:「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。誰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。」提醒我每一餐飯,都是天地所賜和農人辛勤耕作的成果後,怎能不感激、不莊重? 母親教我用筷子吃遍天下,兼習用餐禮節;父親則以唐詩啟迪我懂得感恩惜福。學用筷子雖屬日常技巧,在「細嚼慢嚥」之餘,確能品嘗出一番「飲食文化」來!(點閱次數:501)